硒是微量元素中的"抗癌之王"
1915年有人建議將硒用于癌癥的化學治療,1949年克萊頓(Claton)和鮑曼(Baumann)首次報告硒與癌之聯系,這份報告成了硒能抗癌的依據。此后,人們從各個角度,系統研究了硒與癌的相互聯系,終于使人們能用硒來防癌、治癌或解除癌癥病人的痛苦,使硒成了科學界最新推崇的"抗癌之王"。從缺硒角度研究癌的發生,以及通過補充硒來防癌、治癌,已成為引人注目的新課題。
土壤中含硒量越低,居民癌癥死亡率越高。硒在環境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,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。據國內外研究發現,腫瘤的死亡率與硒的地理分布呈負相關關系。1969年,香巴格(Shamberger)等首先報道了美國不同地區土壤中硒含量與癌癥死亡率的關系,非常明顯地表明土壤中硒含量較低,癌癥死亡率越高,土壤低硒水平地區癌癥死亡率0.52%,中等硒水平地區癌癥死亡率為0.45%,高等硒水平地區為0.43%,很高硒水平地區為0.39%。在美國、加拿大和新西蘭,土壤和作物中含硒豐富地區的人群中,胃癌、結腸癌、直腸癌等胃腸道癌癥的發病率低,胃腸道癌患者血清中的硒濃度也都比正常人的低。
中國科學工作者近年測定分析某縣結腸癌高發地區16個鄉鎮的土壤和糧食中的硒含量,對江西省30個縣同步、隨機采集土壤樣品372份,研究硒等微量元素與癌癥的關系,其結果是,硒含量與多種癌癥的總死亡率呈顯著負相關。在飲水中補充一定硒后,即可明顯降低癌癥的發病率。
作物中硒含量低,則癌癥死亡率高。1971年,香巴格(Chamberger)發表了美國各州谷物的硒含量與癌癥死亡率的關系,表明谷物中硒含量低,則癌癥死亡率高!
(1)(2) (3)
|